广告审查制度及其基本形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审查法律知识

广告审查制度及其基本形式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27

 
363093
一、广告审查制度的概念

一、广告审查的主体和客体

广告审查是指对广告内容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进行的审查。广告审查的主体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广告审查的客体是广告内容的合法性。

二、广告审查的依据和作用

广告审查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和其他广告管理法规规定的广告审查标准。广告审查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制定的广告发布标准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

2. 有效避免、控制、减少或制止虚假、违禁广告的产生。

3. 广告业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广告审查制度的基本形式

1. 广告审查机关的事前审查

根据《广告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对于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期刊以及其他媒介发布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商品的广告和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审查的其他广告,必须在发布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未经审查的广告不得发布。

广告审查机关是指与待发布的特种广告的商品或服务有关的行政主管部门。例如,药品的行政管理部门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器械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医药行政管理部门,农药和兽药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农业或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这些部门负责管理相关商品的生产、销售环节,具备相关专业技术,因此负责对广告进行发布前审查。除了《广告法》所规定的四种商品外,其他需要广告审查机关进行发布前审查的广告,也必须经过事前审查。例如,社会力量办学的广告,也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事前审查。

需要注意的是,烟草广告并不要求审查机关作事前审查,因为与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相比,烟草与消费者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同时所造成的违法广告危害也相对较小。

2.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的事前审查

《广告法》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对于内容不实或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广告经营者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广告发布者不得发布。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是广告活动中的两个主要行为主体,在广告内容的审查方面负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对广告内容进行事前审查的范围较广,凡其承办或发布的广告,无论是特种广告,还是非特种的一般广告,均要进行事前审查。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喜来健医疗器械广告违法行为被处罚
  2. 专业广告经营企业应当具备的法律条件
  3. 国家工商局发布《房地产广告发布规定》确保广告真实合法
  4. 安徽省种子广告审查办法
  5. 用了极限词需要赔偿消费者吗
  6. [Name]
  7.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