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案件延期审理申请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法律知识

行政案件延期审理申请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5

 
360996

一、延期审理的定义

延期审理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况,致使人民法院不能在原定的日期对案件进行审理时,人民法院将已经开庭审理的案件改到另一日期进行审理。

二、延期审理的情形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可以申请延期审理:1. 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如果因突然患病等正当理由无法到庭,将影响人民法院对证据的审查和事实的认定,从而影响裁判结果,因此可以延期审理。2. 当事人临时申请回避。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前应暂停参与本案工作,如果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参加本案工作导致案件无法进行,可以延期审理。3.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情况可以延期审理。4. 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例如一方当事人因妨害民事诉讼被拘留,无法按期或继续开庭审理等。

三、延期审理的通知

人民法院决定延期审理后,如果下次开庭审理的日期和地点能够即时确定,应当当庭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如果无法即时确定,可以在确定后另行通知。

四、延期审理的判断

在司法实践中,确定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审理的情况是开庭前准备的重要内容。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如果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没有到庭,应及时报告审判长,并由合议庭确定是否需要延期开庭审理或中止诉讼。决定延期开庭审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决定中止诉讼的,应当制作裁定书并发给当事人。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刑事诉讼证据规定原则

一、审判机关取证原则

根据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的规定,审判机关有权利和义务收集、调取证据,并有一些具体的操作程序。与当事人中心诉讼模式下法官不负有收集证据义务的原则不同,我国现行诉讼模式具有较强的职权主义特征,法官运用职权收集证据、查明案情对于司法公正和效率的利弊存在争议。

二、最佳证据规则

最佳证据规则适用于书证,即原始文字材料的效力优于复制件,因而被视为“最佳证据”。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下,复制件的效力在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下可以等同于原件。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定的最佳证据规则不仅适用于书证,也适用于物证。

三、非法言词证据排除原则

言词证据是指以人的语言表述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各国普遍禁止将以非法手段获得的口供作为证据使用,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禁止以非法手段收集证据,并规定非法取得的证言、被害人陈述和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民诉与仲裁指南热门知识

  1. 离婚财产保全时间限制
  2. 诉前保全后,败诉后的赔偿责任
  3. 财产保全费用的计算方法
  4. 诉前保全程序及要点
  5.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6. 法院欠款起诉流程
  7. 劳动仲裁办理步骤详解
民诉与仲裁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