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28
根据不同的标准,抗辩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抗辩权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
独立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在没有主债权的情况下,对另一方的债权请求行使抗辩权的权利。例如,时效完成抗辩权和先诉抗辩权。
从属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在拥有自己的债权时,该抗辩权才存在,并且从属于自己的债权。从属抗辩权本质上起到担保作用,因此当债权消灭时,抗辩权也会随之消灭。例如,同时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从属抗辩权只对拥有该抗辩权的当事人的债权具有从属性,而对另一方的债权则没有从属性。
根据抗辩权行使的效力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永久抗辩权,也称为消灭抗辩权或毁灭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永远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在诉讼中,这表现为可以使原告的起诉被驳回的判决。例如,时效完成抗辩权。在法定时效期限内,债权人未主动主张其债权,时效期满后,债务人可以拒绝债权人的请求,即享有时效完成抗辩权。尽管债权人仍然有债权请求权,但债务人可以永远地行使抗辩权,使债权无法通过请求权实现。
一时抗辩权,也称为延缓抗辩权或延期抗辩权,是指抗辩权的行使可以暂时拒绝相对人的请求权效力。例如,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一方当事人未履行对待给付时,可以暂时拒绝相对方的请求。一旦相对方履行对待给付并提出请求,一方就无法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相对方的请求立即生效。不安抗辩权也属于一时抗辩权,当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因对方财产显著减少而难以履行给付时,可以在对方未履行给付或提供适当担保前暂时拒绝对方的请求。一旦对方履行给付或提供担保,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的不安抗辩权立即消失,对方的请求权立即生效。再例如,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人可以在主债权人未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而未能产生效果之前,行使抗辩权拒绝主债权人的请求。一旦主债权人已对主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而未能产生效果,则先诉抗辩权立即消失,请求权生效。
根据抗辩权的产生依据,可以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
法定抗辩权是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对抗请求权的权利。例如,台湾地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时效完成抗辩权,我国《合同法》第66条规定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以及《合同法》第68条规定的不安抗辩权,还有《担保法》第17条规定的一般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等。
约定抗辩权是指当事人基于契约自由原则而约定的对抗请求权的权利。抗辩权依法律规定而产生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值得研究的是,抗辩权是否可以根据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产生。
综上所述,抗辩权可以根据从属性、行使效力和依据进行分类。在法律维权时,明确抗辩权的类型可以使当事人取得更多的主动权,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