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09-11
根据《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并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该条例明确规定了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作为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
在中国,特许经营也被称为特许经营权,通常存在两种形式:1.政府机构授权:政府准许特定企业使用公共财产,或在一定地区享有经营某种特许业务的权利。例如,政府准许航空公司在规定的航线上利用国有的机场设施经营客货运业务。2.企业授权:一家企业有期限或永久地授予另一家企业使用其商标、商号、专利权、专有技术等专有权利,并按照合同规定,在特许者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相应费用。本文主要讨论的是这种特许经营形式。
特许权是一组权利,不同的特许权组合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特许经营。特许权的价值测度对特许经营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为特许人必须解答加盟金和权益金如何计算出来。
特许权组合具有高度的知识构成,特许权的价值测度问题是特许经营行业的重要理论研究课题。研究特许权组合将引导我们将特许经营行业与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等前沿学科紧密联系起来。
根据知识经济的理论,任何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创造知识。在这个意义上,特许权的开发过程就是一种知识商品的生产过程,特许经营企业就是从事知识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企业。因此,特许经营企业对国家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的贡献不亚于IT企业和其他知识型企业,特许经营行业的发展也必将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做出特殊而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