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8 更新时间:2023-12-23
硬货币保值是一种在合同中使用硬货币计价,但用软货币支付的做法。合同中需要标明当时两种货币的汇率。如果在支付时,软货币的汇率下跌,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支付金额仍能兑换合同中的硬货币数额。例如,某企业的出口合同规定对方以美元支付5000万日元的货款,当时日元与美元的汇率为250:1,折算为20万美元。但到支付时,日元与美元的汇率变为200:1,因此原来合同中的20万美元需要调整为25万美元,以兑换5000万日元。硬货币保值的目的是固定应收入的硬货币数额,不受支付货币汇率变动的影响。这种做法对债权人没有损失,但债务人增加了负担。
“一揽子”货币是指多种货币,包括各种可以自由兑换货币、特别提款权和欧洲货币单位等。采用“一揽子”货币保值的方法,首先需要确定构成“一揽子”货币的种类,并确定每种货币所占的比例。然后在订立合同时确定支付货币与“一揽子”保值货币的汇率。这种保值方法与硬货币保值的原理基本一致,但由于“一揽子”货币涉及多种保值货币的汇率有升有降,可以有效地分散汇率风险。目前在国际支付中,尤其是在一些长期合同中,使用“特别提款权”和欧洲货币单位等“一揽子”货币保值的方法比较普遍。
利用出口信贷是指当一个企业有一笔外汇出口应收账款时,可以向银行借入一笔与远期外汇收入在币种、金额、期限上完全相同的贷款。然后将得到的贷款在外汇市场上即期卖出,用对方支付的款项归还银行的贷款。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外汇应收款和外汇负债是相等的,即使汇率有变化,损失和收益总是相等的,不受汇率风险的影响。
出口信贷还有一种类型是福费廷交易。在延期付款的大型设备交易中,出口商可以将经进口商承兑的、期限在半年以上的远期汇票无追索权地向出口商所在地的银行进行贴现,提前获得现款作为融资方式。无追索权意味着票据拒付与出口商无关,出口商所贴现的票据是一种买断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将票据拒付风险(即债务人的信用风险)和汇率风险转嫁给贴现票据的银行。
货币调换是指两个独立的筹资者将各自筹集到的等值、期限相同但货币和利息率不同或货币不同但利息率相同的债务进行互换,目的是为了避免筹资过程中的货币汇率风险,并满足筹资者对特定币种的需求。
货币调换一般通过银行进行。银行易于找到需要调换货币的对象,便于了解双方的信誉以及各种货币的汇率行情。货币调换一般签订两个互换合同,一个是即期互换合同,另一个是远期互换合同。通过即期互换合同,双方可以各自取得所需的货币。通过远期互换合同,再将货币调换回来,以便双方各自偿还债务。远期互换合同的期限一般与债务偿还期限一致。
利率互换是指根据各自的筹资渠道,两个筹资者分别借到币种、数量和期限相同但计息方法不同(一般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差别)的贷款,然后通过中间人或双方直接对利率进行调换,以获得较低的固定利率。利率互换的双方一般是银行与企业、银行与银行或企业与企业。例如,某企业从日本筹集到一笔日元资金,期限3年,其利率按月计算,为日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该企业为了固定筹资成本和防止利率风险,与一家银行订立了一个3年期的利率互换合同:这家银行每月按一个月的日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付给该企业利息,而该企业每月按15%的利率付给该银行。这样一来,该企业的借款利率固定为每月15%,而日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的波动风险由那家银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