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拘禁的法律解释和应对措施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非法拘禁的法律解释和应对措施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7-30

 
345070

非法拘禁罪的法律解释及适用

罪名解读

非法拘禁罪是指以非法拘留、禁闭或其他强制手段,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该罪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拘押、禁闭或其他强制手段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权利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为故意。

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9月9日高检发释字〔1999〕2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案件应予以立案的情形包括:1. 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2. 非法拘禁他人3次以上,或一次非法拘禁3人以上;3. 非法拘禁他人并实施捆绑、殴打、侮辱等行为;4. 非法拘禁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5.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并具备上述情形之一;6. 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而非法拘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2000年7月13日法释〔2000〕19号),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刑法第238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注意问题

1. 司法工作人员在依法拘留、收容或逮捕犯罪嫌疑人后,经查明无罪并立即释放的情况属于错拘错捕,不构成非法拘禁。但如果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决定解除强制措施后,执法人员仍拒不释放或拖延释放,则应视为非法拘禁行为。2. 非法拘禁持续时间较长、涉及殴打、侮辱等情节、多次非法拘禁或非法拘禁多人、致人伤残、死亡、精神失常,以及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况,应以非法拘禁罪论处。若非法拘禁行为情节轻微、危害不大,则不构成犯罪。3. 在非法拘禁过程中,故意致人重伤或杀害他人,或对被害人进行殴打、侮辱等行为已达到犯罪程度的,应实行数罪并罚。若非法拘禁行为与其他犯罪行为存在牵连关系,例如用非法拘禁的方法故意使被害人冻饿而死,则应根据处理牵连犯的原则,选择一项重罪进行处罚,不必实行并罚。4. 以索债为目的,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主要指近年来因债权债务纠纷引起的“人质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行为,应视为非法拘禁,不得以绑架勒索罪论处。
延伸阅读
  1. 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情况
  2. 非法拘禁累犯的刑事处罚
  3. 挟持债务人构成非法拘禁罪吗
  4. 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轻微伤判多久
  5. 离婚案中是否存在共同承担债务的主张权利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2. 400元是否构成诈骗罪?
  3. 刑法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
  4. 法律制裁手段的分类
  5.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6. 猥亵罪的刑罚与构成要件
  7. 销售高仿产品是否违法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