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为什么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3-11-18
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保险标的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发生保险事故的可能性增加,则视为是危险程度增加。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变更保险标的用途所致;二是保险标的自身发生意外引起物理、化学反应;三是保险标的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由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直接关系到保险人的利益,所以不管由哪种原因造成的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投保人、被保险人在知悉后,都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通知的具体时间、方式和范围可以由保险合同约定,投保人、被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危险通知义务。
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法律后果
一、保险人的权利
在被保险人履行了危险通知义务后,保险人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做法:1. 要求增加保险费;2. 解除保险合同。
二、被保险人的选择
对于第一种情况,如果被保险人不同意增加保险费或未按约定期限缴纳增加的保险费,保险人有权解除合同。然而,如果被保险人依法履行了危险通知义务,并且在一定时间内保险人既未要求增加保险费,也未提出解除保险合同的要求,则仍按照原保险合同执行。
三、未履行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如果被保险人未依法按合同约定履行通知义务,即未及时通知保险人,可能会给保险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应承担以下法律后果:1. 被保险人未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应承担违约责任;2. 被保险人未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因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所造成的保险标的损失,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责任,保险人不再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当然,如果保险标的的损失是由正常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造成,并非由于危险程度增加引起的保险事故所造成,保险人仍然按保险合同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