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4-10-24
司法赔偿的请求和解决方式具有特殊性,不同于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进行。司法赔偿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违法行为确认程序。赔偿请求人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该机关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确认,并作出相应的赔偿决定。司法行为违法的确认是提出司法赔偿请求的前提条件。根据《国家赔偿法》第15、16条的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在接受赔偿请求后进行审查,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对于符合法定赔偿条件的情况,可以依法与申请人协商就赔偿方式和数额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赔偿义务机关也可单方面作出处理决定。
如果申请人对上述裁决不服或未能达成协议,有权向赔偿义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由复议机关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值得注意的是,该复议程序仅适用于公安机关、安全机关和监狱管理机关作出的赔偿义务机关的情况,不适用于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的情形。
最终解决司法赔偿问题的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设立的赔偿委员会。如果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或者受害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应向与复议机关同级的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提出申请。赔偿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形可以作出维持决定、撤销决定、变更决定、赔偿决定或不予赔偿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