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制度及其作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公证法 > 公证程序法律知识

公证制度及其作用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01

 
396088

公证是一种根据法定程序,由公证机构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作为国家司法制度的一部分,公证制度是预防纠纷、维护法制、巩固法律秩序的一种司法手段。

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

公证机构的证明活动与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诉讼活动有所不同。公证机构在民事争议发生之前,对法律行为和有法律意义的文书、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给予认可,以防止纠纷的发生,减少诉讼。

中国公证机关的公证行为

中国公证机关办理以下公证行为:

1. 证明法律行为

公证机关可以证明合同(契约)、委托、遗嘱等法律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证明法律文书

一切在法律上有效的文书均可通过公证机关进行证明,包括书面形式的法律行为。

3. 证明法律事实

公证机关可以证明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两类,行为是指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件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可引起一定法律后果的,例如死亡。

4. 证明非争议性事实

某些事实可能并不一定会产生法律后果,但为避免日后可能发生争议,也可以通过公证机关进行证明,例如证明某人的住所地或亲属关系。

5. 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文书证明

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如果公证机关认为其无疑义,可以在该文书上证明其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6. 证据保全

在当事人提起诉讼之前,如果出现了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公证机关采取措施,保全证据,以备将来进行诉讼的需要。

7. 文件保管

公证机关可以保管遗嘱、重要文件等。

8. 辅助性工作

公证机关可以代当事人起草申请公证的文书,办理与公证行为有关的辅助性工作。

9. 其他公证行为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国际惯例,公证机关可以办理其他公证行为。

公证办理程序和要求

公证办理的程序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出证。

申报材料

申请公证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 申请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或护照;如果申请人已经出境并注销了户口,需要提供申请人原住所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记载情况证明。
  2. 如果申请人受过刑事处分,需要提交人民法院判决书或对判决作出的证明。
  3. 如果申请人未受过刑事处分,需要提供当地公安部门出具的未受过刑事处分的证明。
  4. 如果委托他人代为办理公证,需要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
  5. 公证员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证件和证明材料。

办理时限和收费标准

公证办理的时限为15天。公证费按照文执行收取,翻译费根据字数收取,副本费为20元/份。

申报条件

公证办理适用于自然人。

延伸阅读
  1. 公证机构对遗产分配行为的公证
  2. 律师公证的法律效力问题
  3. 公证书是否需要妻子的名字?
  4. 房屋买卖公证的管辖地要求
  5. 公证遗嘱与见证遗嘱的区别

公证法热门知识

  1. 公证的法律效力及其作用
  2. 农村房父母转让给子女的合法手续
  3. 婚后财产公证什么证件有效
  4. 婚后还可以财产公证吗
  5. 婚内财产公证费用收费标准
  6. 深圳公租房一个人公证多少
  7. 如何进行婚后财产公证
公证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