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重大误解的合同背后真相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免责事由法律知识

揭示重大误解的合同背后真相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18

 
340272

重大误解的合同

重大误解是指合同当事人所表示出来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不一致,而这种不一致是当事人为意思表示时所不知或者误认为所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由于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才可以撤销。重大误解的构成条件包括当事人已经有了意思表示行为,表示行为与当事人真实意思不一致,表示行为与真实意思不一致是由于当事人不知或者误认导致的,当事人的不知或者误认是由于他自己的原因所致。

重大误解的概念

重大误解是指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时,对合同主要内容等有关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会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损失,或者根本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可以是一方当事人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误解往往是当事人对合同主要内容的认识发生错误而产生的。当事人发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信息,也可能是缺乏必要的交易能力或经验等。

重大误解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和欺诈有所区别。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利用其优势或对方无经验、轻率等而与对方订立合同,导致合同的后果极不平衡。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的区别在于,重大误解是由误解一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显失公平是因为一方利用对方无经验和轻率而导致的。欺诈是指一方故意隐瞒真实意思,导致对方发生错误认识。重大误解与欺诈的区别在于,重大误解是由误解一方自己的过失造成的,而欺诈是对方故意欺骗导致的。

重大误解与合同不成立

当事人对合同主要条款发生重大误解时,意味着已经就合同达成了形式上的合意,而实质上并无真正的合意。在判断重大误解的合同是否已经成立时,应以当事人外部表现的合意为标准。一旦当事人在表面上形成了合意,即应认为合同已经成立,同时当事人应当受到合同拘束。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但法律允许误解一方要求变更或撤销合同,以维护其利益。

重大误解的构成

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包括:表意人因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对合同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可能对误解人造成较大损失。重大误解可以包括对合同性质、对对方当事人、对标的物质量、对标的物品种和规格、对价款或报酬等的误解。具体确定重大误解要根据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因素来确定。

延伸阅读
  1. 罚金的性质及其在刑法中的地位
  2. 房屋公证及其法律意义
  3. 胡珍侵害李山家权益的行为
  4. 签订了工伤赔偿私了协议还可以反悔吗
  5. 支付宝花呗帮别人套现是违法行为吗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合同法第299条规定:承运人的主要义务
  2. 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的形式
  3. 违约金的分类和特征
  4. 合作协议中免责条款的法律要件
  5. 股东撤资:股份退还的法律程序与规定
  6. 借款合同违约金怎么计算
  7. 未规定违约金违约时如何要求赔偿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