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4-07
在合同法中,期待利益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不包括履行利益本身。典型的期待利益是利润,通常指净利润,不包括支持利润的费用。在考虑期待利益时,需要注意市场价格、原料供应、生产条件等因素。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期待利益是指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不包括履行利益本身。期待利益通常指未来可以得到的利润,其中利润是指净利润,不包括支持利润的费用。在考虑期待利益时,需要注意市场价格、原料供应、生产条件等因素。
在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纠纷案件中,如果守约方提供证据证明其遭受的期待利益确系违约方的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行为所直接造成的,并且这些损失是违约方在守约方签订合同时所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的,那么违约方应当依法赔偿损失。如果守约方无法提供证据证明,那么在遵守可预见规则的情况下,由审判人员根据相当因果关系来确定期待利益的赔偿范围,并计算赔偿的数额。
在计算违约损失时,必须遵守以下三个标准:
(1)计算必须基于守约方的损失。没有损失就没有赔偿,这是计算违约损失时必须坚持的首要标准,因为合同应遵守民法的公平原则,公平不仅适用于守约方,也适用于违约方。
(2)计算必须基于守约方的实际期待利益。实际的期待利益是指按照合同的正常履行后,一方可以获得的利益,或者按照市场惯例可以获得的利益。这是计算违约损失时必须坚持的又一个标准。
(3)计算赔偿守约方的期待利益必须是纯利润。纯利润的计算应扣除当事人为此付出的成本和其他费用。
在损失赔偿中,可以采用约定计算法和参照估算法。
(1)约定计算法:适用于约定损失赔偿,根据当事人的合同约定来判定期待利益的赔偿数额。约定损失赔偿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由原则,只要其约定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利益或第三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不得干涉。
(2)参照估算法:适用于法定损失赔偿,根据有关法律所采用的赔偿损失计算方法。参照估算法又分为参照法和估算法。
①参照法:法院根据与案件合同相同或相似合同或情况作为参考标准或参考对象,以此来确定计算守约方的期待利益损失。关键在于准确确定参照对象,并注意受害人的相关条件。
②估算法: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自由裁量权,责令违约方支付一个大致相当的赔偿数额,以合理填补受害人所遭受的可得利益损失。在采取此种方法计算可得利益时,首先应看是否有法律规定。如果有法律规定,应按法律规定处理;如果没有法律规定,则应按合同的性质、目的,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衡情确定,以兼顾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以上是关于期待利益的赔偿计算方法的相关内容。在期待利益损失赔偿纠纷案件中,需要计算期待利益的赔偿,可以采用约定计算法和参照估算法。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