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损失赔偿规定解读:律师详解相关条款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可变更、撤销合同法律知识

合同损失赔偿规定解读:律师详解相关条款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22

 
339005

合同中的损失赔偿规定

根据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规定,给对方造成损失时,应当进行损失赔偿。根据违约情况,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1. 违约损害完全赔偿原则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损失赔偿应当完全赔偿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这里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

2. 直接损失的赔偿

直接损失是指因违约造成现有财产的减损灭失和费用支出。包括未获得补偿的订约费用支出、未获得的对价、因标的物瑕疵而承担的全部损失、因履行迟延造成的利息损失和其他财产损失等。

3. 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

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受损方在合同适当履行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利益因违约方的行为而未能实现和取得的损失。与直接损失相比,可得利益损失是一种未来的、期待的利益损失。

撤销权的消灭情形

1. 未行使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对于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2. 撤销权的消灭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将消灭。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

合同撤销权的除斥期间没有统一的规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对赠与的法定撤销权、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除斥期间为六个月;保全撤销权的除斥期间为五年。

结语

合同中的损失赔偿规定是确保当事人权益的重要内容。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损失赔偿应当完全赔偿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同时,当事人享有撤销权,但需要在规定的除斥期间内行使。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在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进行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

延伸阅读
  1. 合同法中的损失赔偿范围
  2. 如何维权开发商拖欠违约金
  3. 是否可以要求损害赔偿而继续履行合同
  4. 定金的定义与作用
  5. 租房没到期不想租了能退钱吗

合同效力热门知识

  1. 房产交易中阴阳价格的履行问题
  2. xx店合伙合同书
  3. 公司管理制度合同的审查和履行
  4. 合同生效时间的判断方法
  5. 无效合同期限追诉时效
  6. 网上贷款没到账合同生效吗
  7. 协议没盖章公章有效吗
合同效力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专利技术入股合作协议书范本
  2. 竞价托管服务合同范本
  3. 委托服务合同范本
  4. 茶叶项目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