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抽逃资金是否会导致股东身份被否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13
原告武某某等九人诉邓州市某某总公司
案件背景
1999年10月9日,原隶属于邓州市某某机关的邓州市拍卖公司移交给被告邓州市某某总公司。被告与原告商议成立了某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并于2000年6月15日制定了公司章程。公司章程规定了各股东的出资比例和金额。被告将资金转入待成立的拍卖公司的银行账户上。然而,被告在2000年10月27日和28日从拍卖公司抽回了投资资金。九名自然人股东召开会议修改了公司章程,决定由原告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被告辩称武某某的补足资金是垫支而非新增股金。
审判结果
法院认为,被告抽逃出资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丧失了股东之间的合作基础。九名自然人股东决定由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使公司避免了因注册资金不足被注销登记。因此,法院判决确认某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的550000元股份由原告武某某取得。
股东身份的否定
股东在公司成立后不得抽回出资,以保护公司的债权人和其他股东的利益。被动转让股份是股东不愿转让股份退出公司,但基于一定事由,如股东拒不履行义务使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抽逃出资等,公司或其他股东可以强迫其退出,取消其股东资格。本案中,被告抽逃出资丧失了其作为股东的基础,九名自然人股东决定由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
评析
本案判决依据除名权理论处理,是对股东抽逃资金能否否认其股东身份问题的新颖而实践性的处理方式。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出资额,抽逃资金违反了股东的出资义务,损害了其他股东的权益。九名自然人股东决定由武某某补足被告抽走的投资,保证了公司的注册资金充足。这一判决为公司法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司法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