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5-05
《规定》违反了《立法法》和《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和精神。根据《立法法》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民事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并授权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中的部分事项先制定行政法规。而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条和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侵权责任赔偿数额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然而,《中华人名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将航空人身伤亡赔偿责任的立法权授权给民航总局,这是违反相关法律的。
航空人身伤亡赔偿应当能够体现经济的动态性。然而,《规定》制定了最高限额,无论是低还是高,都是一个静态的数字。即使按照《蒙特利尔公约》的规定,每五年进行一次复审,也不能及时反映经济的动态性,且有违法的稳定性和严肃性。根据《侵权责任法》和《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的相关规定,死亡赔偿金应当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或纯收入来确定,然后考虑赔偿年限。这样可以更科学地体现赔偿的动态性,而《规定》缺乏这种合理性。
根据《蒙特利尔公约》的规定,对于旅客死亡或伤害的赔偿,基本上放弃了限额赔偿,实行了有条件的无限额赔偿。然而,《规定》却规定了最高限额,与国际公约不符。
根据过去十年的空难案例来看,《规定》所规定的最高赔偿限额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在2000-2010年的四次空难中,赔偿金额都超过了当时的最高限额规定。这表明,航空赔偿最高限额的规定不仅没有实际意义,反而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应当取消航空人身伤亡赔偿的最高限额规定,以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和精神,并能更好地体现赔偿的动态性和国际公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