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1-09
误诊与漏诊的定义
误诊是指将一种疾病错误地诊断为另一种疾病并进行治疗的结果。漏诊是指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两种以上急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诊断不全面或一种疾病的症状掩盖了另一种疾病的存在等原因,导致诊断上产生遗漏。
误诊的分类
误诊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即对疾病的判断错误,将一种疾病误认为另一种疾病。
即对同一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种疾病的情况下,医生遗漏某种疾病的诊断。
即在应当对疾病做出诊断的时间内,没有及时做出诊断。
误诊和漏诊的后果
误诊存在误治问题,因此不管其误治程度如何,都会造成一定后果,至少会延长病程等后果,属于事故差错范畴。漏诊不存在误治问题,是在治疗过程中的认识问题,因此除特殊情况外,不被认定为事故。
急、危重患者延误诊断
这种情况指的是病情急骤、危急,预后凶险,要求医生分秒必争,迅速、准确、果断地作出正确诊断和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即使延误几分钟,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一般疾病延误诊断
这种情况指的是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构成诊断依据需要一定时间,医生对患者的询问、检查、观察、思考也必须有一定时间。在疾病的表现已经构成诊断依据时,医生应及时做出诊断,并且不延误治疗。要求在无法获得诊断依据前妄加臆断作出正确诊断是不现实的。
即将无病误认为有病。
即将有病误认为无病。
即将甲病误认为是乙病,对乙病为完全误诊,对甲病则为完全漏诊。
以上是关于漏诊和误诊区别的相关资料。误诊往往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作为医生,应该正视误诊的存在,避免发生误诊。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