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损害:国家负有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及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法律知识

污染损害:国家负有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及解析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01

 
333035

淮河支流沙颍河成为“致癌河”:环境污染引发的法律问题

公民权利与环境损害赔偿

10年前,淮河支流沙颍河因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今,它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原因依然是污染。沙颍河已经成为了一条“致癌河”,数百人因饮用富含致癌物的高污染水源而丧生。当地村民无奈地表示:“谁得病谁家就败”。显然,那些受到环境污染影响的最底层公民陷入了困境。他们既无法享受医疗保护制度的保障,也无法得到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的有效救济。

环境受害者的权利与救济

“有权利就有保护,有损害就必有救济”,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法理。然而,在现实中,环境受害者往往只能得到微薄的赔偿。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原则,除了加强民事救济途径外,确立社会救济途径,如国家赔偿机制,非常必要。通常情况下,当我国发生环境污染导致人员伤亡时,地方政府往往只注重对污染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追究其行政责任。然而,由于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之间的利益关联,行政处罚的力度往往不足。即使行政处罚力度到位,罚款也只是进入国库,受害者并没有得到赔偿。

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基础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不仅基于对公民的人文关怀,也是一种切实的法律担当,从法理和实践上来说。与其他应享有的权利一样,公民同样享有免于生命健康受威胁或受损害的环境权。环境资源是全民所有的公共财产,国家只是这种公共资源的委托管理者,必须对全体公民负责。如果国家滥用或不恰当地履行公民的委托权,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实践中,环境损害往往源于行政机关执法不严的情况,比如限期治理变成了无限期,应关闭的企业却一直在运营。因此,行政机关的不作为或怠于职责给公民带来了损害。从法理上说,行政机关不能免除责罚和赔偿责任。

环境损害赔偿的财务责任

然而,国家承担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并不完全依靠财政负担,否则就等于将污染者的责任转嫁给纳税人。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利用征收的排污费、资源补偿费等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基金,发生污染事故后,先由该基金进行赔付,然后再向污染企业追偿;二是在没有建立损害赔偿基金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先行赔付,然后再由政府向污染企业追偿。
延伸阅读
  1. 看守所的行为是否违法会导致司法赔偿?
  2.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3.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4.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5. 被害人撤诉是否意味着放弃追究法律责任?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产品质量责任的认定方式
  2. 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3. 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法律责任
  4.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5.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
  6. 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
  7. 狗咬人物业负什么责任?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