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8-27
在不法侵害他人生命权所引起的赔偿责任中,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责任是最重要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于死亡赔偿金都有所规定,但是对于其性质的立法规定并不明确,各个司法解释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归属可能会引发争议,例如死亡赔偿金是否属于遗产,死者的债权人是否有权要求侵权人支付死亡赔偿金。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1. 死亡赔偿金是死因赔偿
死亡赔偿金是根据法律规定,因为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而应支付的一定金额。这种赔偿是以生命权侵害为原因的赔偿,目的并不是为了弥补受害人失去生命的损失,而是为了弥补死亡事故造成的其他损害。因此,基于民事主体的死亡而进行的赔偿属于死因赔偿。
2. 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
目前关于死亡赔偿金是否属于死者的遗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对死亡赔偿金的法律规定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死亡赔偿金既不是对死者财产损失的赔偿,也不是对死者生命的赔偿,因此,死亡赔偿金不属于死者的遗产。
3. 死亡赔偿金是精神损害抚慰金
死亡赔偿金的目的是对死者的近亲属由于失去亲人而产生的精神损害进行补偿,不包括其他损害的赔偿。这一观点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得到了确认。因此,死亡赔偿金属于精神抚慰金的范畴。
死亡赔偿金属于对死者的近亲属进行精神抚慰的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只有死者的近亲属可以提起死亡赔偿金的请求,其他利害关系人没有请求死亡赔偿金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死亡赔偿金仅包括对死者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进行的补偿,不包括被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生活费用和丧葬费。
被死者生前抚养的人的生活费用赔偿属于对间接受害人的损害赔偿,是因为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生命权后,导致被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失去生活来源而确立的赔偿。丧葬费是指死者近亲属为埋葬死者遗体或骨灰而支出的实际费用。这两种赔偿属于财产损失的赔偿。
对于死亡赔偿金的具体数额,根据我国法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死亡赔偿金都有客观标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矿难事故或空难事故引起的死亡赔偿通常都有统一标准,不论死者身份如何,这体现了人格平等精神,与精神抚慰金的性质相符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死者在生前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人身保险合同,死者的近亲属对侵权责任人的死亡赔偿金请求权不会因为保险金的赔偿而受到影响,因为这两种赔偿属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彼此之间不具有可替代性。
综上所述,死亡赔偿金属于对死者近亲属的精神损害赔偿,不属于死者的遗产,死者的债权人等没有请求该赔偿的权利。为了解决纠纷,我国的立法和司法解释应该对死亡赔偿金作出统一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