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6 更新时间:2024-03-23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传销组织指的是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组织。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传销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在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时,如果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逐一收集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的言词证据,可以结合依法收集并查证属实的缴纳、支付费用及计酬、返利记录,视听资料,传销人员关系图,银行账户交易记录,互联网电子数据,鉴定意见等证据,综合认定参与传销的人数、层级数等犯罪事实。
如果组织者、领导者形式上脱离原传销组织后,继续从原传销组织获取报酬或者返利,那么原传销组织在其脱离后发展人员的层级数和人数,应当计算为其发展的层级数和人数。
如果一个人组织、领导多个传销组织,而单个或者多个组织中的层级已达三级以上,可以将在各个组织中发展的人数合并计算。
在传销类犯罪案件的办理中,最高一级的组织、领导者本身算作一级。至于最低层级的参与者是否算作一级,根据2013年的司法解释,答案是不确定的。因为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最低层级的参与者是否算作一级。然而,根据其性质,最低层级的参与者很可能只是普通的消费者,虽然获得了发展下线的资格,但没有实际发展下线,无法通过发展下线为上层传递性返利。因此,最低层级的参与者并不能算作一级。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时,可以综合使用各种证据来认定参与传销的人数、层级数等犯罪事实。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访问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