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5-09
1、丧葬费: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2、被扶养人生活费:适用于死者生前或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对于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3、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对于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对于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4、参加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相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四种:
1、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2、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3、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4、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
5、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100%;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死亡赔偿金 = 事故责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 × 20年
死亡赔偿金的赔偿对象是余命,但并非完全是余命。如果年龄较小,赔偿期限为20年。年龄较大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岁赔偿期限减少一年。死亡赔偿金采用了系"继承丧失说",不同于精神抚慰金。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年(60周岁以上的为(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2)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N(N:60周岁以下为20年(含);60周岁以上:N = (实际年龄-60);75周岁以上为5年)。
(3)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20年。
(4)60周岁-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20 - (实际年龄-60)]。
(5)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 = 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5年。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死亡赔偿是一项重要的权益保障。患者及其家属可以向医疗机构索赔,争取应有的赔偿。以上是关于医疗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详细说明。如您对医疗事故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