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解析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4-05

 
318648

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等工作,由公安机关负责。而检察、批准逮捕以及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和提起公诉的工作,则由人民检察院负责。至于审判工作,则由人民法院负责。除法律另有特别规定外,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这些权力。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的行使原则

侦查权、检察权和审判权的行使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这意味着专门机关在行使这些权力时,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并且不能随意变更或违反这些程序。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行使职权时,都必须依法独立进行。这意味着他们在处理案件时,应当独立思考,不受其他机关或个人的干扰或指示。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刑事诉讼中的各个机关应当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进行工作,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这意味着每个机关都有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应当在合作中互相协调,互相支持,同时也要相互制约,避免滥用权力或超越职权范围。

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原则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这意味着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有权对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和程序的合法性。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2. 交通肇事致死民事不赔偿的解决办法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具体内容是什么
  4. 刑事执行的步骤
  5. 取保候审的人是否需要开庭审理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取保候审后,是否会被起诉
  2.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
  3. 刑事抗诉的含义
  4. 管辖
  5.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7.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