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标准探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妇幼权益 > 未成年保护 > 司法保护法律知识

刑事责任能力的划分标准探究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09

 
317541

刑事责任年龄界定及法律依据

刑事责任能力的界定通常以年龄为依据。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已满16周岁的个体应当负刑事责任,而14周岁以下的个体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然而,14到16周岁之间的个体在犯下故意杀人等严重罪行时,依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种情况属于特殊情况。对于一般不满16周岁的个体,严格的管教措施即可。

法律依据

刑事责任年龄的界定及相应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中。根据该条款的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个体犯罪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六周岁的个体,在犯下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等罪行时,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但不满十八周岁的个体犯罪时,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个体,如果不予刑事处罚,应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也可以采取收容教养的措施。

延伸阅读
  1.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2. 贩毒罪的法律规定
  3. 处方药销售给吸毒人员的法律问题
  4. 煽动分裂国家罪的主观方面
  5.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

未成年保护热门知识

  1. 最高院公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案——故意伤害案
  2. 未成年人犯罪审查逮捕程序的研究
  3. 老赖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及处罚
  4. 校园欺凌反抗回去会受到刑事处罚吗?
  5. 夫妻离婚时,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继承权
  6. 16周岁以下拘留会留下档案吗
  7. 未成年初犯从犯的刑罚确定
未成年保护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