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12-03
成都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是“**光华”工程项目的总承建单位。该公司将工程的劳务工程分包给某建筑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廖某是乙方的项目经理,全权负责该工程的相关事宜,包括代表乙方签订合同、保管公司印章等。
2007年12月30日,郫县某租赁站(以下简称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约定乙方承租甲方的建筑架料,包括钢架管和钢扣件,用于乙方承建的“**光华”工程。合同中约定了租金和使用期限、租金结算方式、违约条款及合同有效期。张某与廖某在合同上签字,并加盖了甲方和乙方的印章。同时,某建筑公司的陈某在合同尾页签署了担保条款,并加盖了“成都某建筑公司**光华项目”的印章。之后,甲方向乙方分包的“**光华”工程工地提供了建筑架料钢架管和钢扣件。
2008年11月,某建筑公司与乙方解除劳务分包合同关系。2008年12月29日,廖某以乙方负责人身份向张某出具了一张《暂欠条》,上面载明“今有租赁站与我公司**光华钢管租金共计110000元,以最终结算为准”。2009年1月6日,廖某代表乙方与建筑公司“**光华”工程的项目经理刘某在公安局派出所解决民工纠纷。张某得知后要求乙方支付租金归还建筑架料,廖某当场向张某出具了一份《证明》,上面载明“兹有**公司租有租赁站张某架管17629米,扣件4244,以上数据全部转与我公司认可、归还”。
一审法院认为,张某与乙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合法有效。根据查明的事实,张某在合同签订后履行了向乙方分包的“**光华”工程工地分批次提供建筑架料的义务。廖某作为乙方的项目经理,其出具的《暂欠条》是代表乙方的职务行为,该欠条内容可以证明经双方结算,截止当日乙方欠张某在租用建筑架料的租金达110000元。乙方至今未向张某支付,已构成违约,因此乙方应承担向张某支付租金的民事责任。廖某作为乙方的项目经理向张某出具的《证明》可以认定乙方认可向张某租赁的建筑架料数量,且在此后全部转与第三人某建筑公司,第三人项目经理刘某当场予以认可并承诺归还的事实。但由于张某与第三人并未建立任何租赁合同关系及对租金、租赁期限等事宜进行协商,因此不能认定双方形成了事实的租赁合同关系。但由于本案所涉租赁物在乙方撤离“**光华”建设工地后即由第三人占有和保管,且第三人项目经理刘某代表第三人已经承诺由其负责归还,故第三人应承担返还租赁物的责任。据此,原审判决:第三人某建筑公司向张某归还建筑架料钢架管。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由张某、乙方、第三人分担。
宣判后,某建筑公司不服,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某建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律师在二审中提供了委托书、证明、租赁合同和证人刘某的作证。二审审理查明,2009年8月16日,廖某出具了一份证明,上面载明:“我公司向租赁站租赁的所有钢架管和扣件均在我公司承包的仁和春天工地”。此证明与一审中廖某出具的证明内容相矛盾。且张某以及乙方并无其他直接证据证明租赁物存放在第三人某建筑公司处以及由第三人承诺归还。因此,张某主张由第三人某建筑公司归还租赁物的诉讼请求因证据不足,法院不予支持。原判认定本案事实错误,依法改判:成都某劳务公司向张某归还建筑架料钢架管。同时免除第三人负担任何诉讼费用。
律师作为第三人某建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有如下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