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10-02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价值必须达到2000元以上才能构成立案条件。这一规定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以下情形可以按上述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为“数额较大”:
我国没有保释制度,但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包括犯罪客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都通过犯罪的客观方面体现出来。
两罪的犯罪行为包括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都可以使用胁迫方法,而且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也可能包含一些暴力行为。两罪的胁迫手段存在差异。
抢劫罪中的胁迫是指以当场立即使用暴力相威胁,使被害人心理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这种胁迫应达到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是指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两罪胁迫的内容不同,抢劫罪的胁迫内容必须是当场立即使用暴力,而敲诈勒索罪的胁迫内容十分广泛,包括能够引起他人恐惧的精神强制方法。
抢劫罪的胁迫内容具有实现的当场性,行为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要求,胁迫的内容便当场实现;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法则基本上没有限制,但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要求,暴力内容只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实现,当然非暴力的内容是可以当场实现的。从本质上来讲,两罪胁迫手段的精神强制程度是不同的。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都可以使用暴力,但两罪的暴力程度是不同的,差别在于是否足以压制对方反抗。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足以压制其反抗的暴力后,迫使其日后交付财产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暴力,没有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馈的程度,但被害人为了摆脱纠缠而交付财物的,宜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总之,网络敲诈300元不符合立案条件,但如果您遇到敲诈勒索行为,建议您立即收集证据并向公安部门报案。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在手心律师网咨询平台进行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