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量刑法律知识

刑事拘留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9-29

 
315961

刑事拘留的时间计算规定

一般情况下的讯问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对被拘留的人进行讯问时,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此举旨在确保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需要逮捕的审查批准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如果公安机关认为被拘留的人需要逮捕,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涉嫌重大犯罪的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嫌疑分子,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这一规定旨在确保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保护被拘留人的合法权益。

不应当拘留的立即释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如果在拘留过程中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公安机关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发给释放证明。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对无辜人员的非法拘留,保护其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一旦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下,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发给释放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需要继续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人,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延伸阅读
  1. 公司非法集资行为的刑事责任
  2. 刑事拘留期限是否可延长
  3.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4. 检察院执行逮捕一定判刑吗
  5. 盗窃罪自首以后多久会被判刑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学术造假的处罚方式
  2. 言语激怒导致打架的责任
  3. 窝藏吸毒罪的判决依据及处罚
  4. 威胁恐吓骚扰的立案程序
  5.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6. 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的刑罚问题
  7. 打架后多长时间报警有效期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