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漏的法律立案标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个人信息泄漏的法律立案标准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24-04-18

 
314634

泄漏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及其法律依据

一、泄漏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具体而言,以下情形之一存在时,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1. 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如果被告知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将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行为,并向其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那么这种行为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2.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大量敏感信息

如果涉及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五十条以上的,或者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或者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五千条以上的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都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3. 达到一定数量标准的情节

即使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也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4. 违法所得金额较高

如果违法所得金额达到五千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5. 泄漏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信息

如果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并且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的一半以上,也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6. 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

如果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在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并且再次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也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7.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除以上情形外,其他情节严重的行为也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二、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为泄漏个人信息的立案标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该解释,对于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只有在具备上述情节严重的情形下,才能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并进行相应的立案处理。这一法律依据的制定,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延伸阅读
  1.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的法律解析
  2. 损坏他人财物2000元怎么处理
  3. 行贿是否构成犯罪——从法律角度分析
  4. 非法持有枪支的法律处罚
  5. 怎么才能认定单位犯非法集资罪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2. 盗窃罪的刑事责任
  3.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4. 非法采矿罪的司法解释
  5. 非法传教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
  6.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7.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