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立案追诉标准解读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追诉时效法律知识

经济犯罪立案追诉标准解读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26

 
31297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立案追诉标准(二)》规定公安机关经济犯罪案件的标准

背景与经过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先后在2001年和2008年发布实施了《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和《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为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侦查、批捕、起诉提供了明确、统一的执法规范。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原有的追诉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执法的需要。因此,为了及时、准确打击经济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根据刑法的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实际需要,共同制定了《立案追诉标准(二)》。

意义

《立案追诉标准(二)》的印发施行是为了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的重大举措。它有利于规范立案追诉活动,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促进公正廉洁执法。此外,该标准的制定还有利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

与前一版本的关系

《立案追诉标准(二)》主要是对2001年《追诉标准》和2008年《补充规定》相关立案追诉标准的重新制定和修改。为准确体现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定职能,促进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立案追诉标准(二)》没有沿用2001年《追诉标准》和2008年《补充规定》的名称和体例,而是遵循了已有的《立案追诉标准(一)》的名称和体例模式。

制定修改原则

在制定修改《立案追诉标准(二)》的过程中,高检院和公安部遵循了合法性、协调性、科学性和适用性原则。合法性原则要求该标准符合刑法规定;协调性原则要求与现行司法解释和相关行政经济法律、法规规定相协调;科学性原则要求该标准符合实际、科学准确;适用性原则要求该标准对每一罪案应予立案追诉的情形进行细化、量化。

制定修改情况

《立案追诉标准(二)》共包括86种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其中,16种案件的标准沿用了2001年《追诉标准》和2008年《补充规定》的内容;13种案件的标准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制定或修改;9种案件的标准根据相关刑法进行了个别文字修改;42种案件的标准综合各种因素进行了调整修改;还有6种案件的标准根据刑法修正案新增的罪名进行了新制定。

根据刑法修正案新增罪名的立案追诉标准

一、新增罪名的背景

自2001年《追诉标准》发布以来,随着《刑法修正案(三)》至《刑法修正案(七)》的相继实施,我国经济犯罪领域新增了11个罪名。其中,5个罪名的立案追诉标准已在2008年的《补充规定》和新的司法解释中得到规定。本次研究制定的立案追诉标准主要针对新增的6个经济犯罪罪名,包括资助恐怖活动案、虚假破产案、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违法运用资金案、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二、立案追诉标准的制定情况

1. 参照同类型或相关联的经济犯罪案件标准制定: - 虚假破产案参照妨害清算案的标准; -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参照违法发放贷款案的标准; -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参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的标准; - 违法运用资金案参照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的标准。2. 根据刑法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细化: - 资助恐怖活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重申了刑法的规定,并参考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 -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的立案追诉标准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地方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意见,综合分析相关情况,对传销活动的人员数量和层级进行了量化,并明确了立案追诉的条件。

三、立案追诉标准的具体内容

1. 资助恐怖活动案: - 根据刑法规定,该罪属于行为犯,社会危害性较大,不宜量化立案追诉标准; - 重申刑法规定,并参考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2. 虚假破产案: - 参照妨害清算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3. 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案: - 参照违法发放贷款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4.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 - 参照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5. 违法运用资金案: - 参照背信运用受托财产案的标准进行立案追诉。6.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 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 根据相关部门、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意见,量化了立案追诉的条件。

四、立案追诉标准的依据

立案追诉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刑法的规定、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实践情况。对于参照其他经济犯罪案件标准制定的罪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并综合归纳相关情况进行量化和规定。同时,针对资助恐怖活动案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还参考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和相关部门的意见。通过制定这些立案追诉标准,可以更加准确地界定经济犯罪行为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加强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和防范。同时,也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司法实践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延伸阅读
  1. 洗钱罪的司法解释
  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3. 意外险和交通事故是否可重复赔偿
  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补充规定
  5. 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刑罚运用热门知识

  1.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
  2. 数罪并罚原则的不同形式
  3. 立功与犯罪分级
  4. 偷逃税款的追诉时效问题
  5. 最高法院、最高检发布关于职务犯罪立功的意见
  6. 涉黑判刑能否缓刑
  7.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刑罚运用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