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法律规定与重要要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法律知识

经济纠纷起诉时效:法律规定与重要要点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1-09

 
311910

诉讼时效的概念和作用

诉讼时效是指在法定期间内,如果权利人没有行使自己的权利,就会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诉讼时效的到期会导致胜诉权的消失,但并不会消除实体权利。当诉讼时效期满后,如果当事人自愿履行义务,就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

一般来说,经济纠纷的诉讼时效为3年,计算起点是权利受到侵害的时间。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也存在。例如,当权利人提出请求、义务人同意、或者提起诉讼或仲裁时,诉讼时效会中断。在中断期间,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将无效,而中断事由终止后,时效期间会重新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将依照这些规定执行。

诉讼时效的计算起点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的日期。如果法律有其他规定,将依照这些规定执行。但是,如果超过二十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延伸阅读
  1. 借款到期日超过三年是否能提起诉讼
  2. 车祸一年不起诉过了诉讼期限吗
  3. 逾期对房屋产权的执行程序
  4. 产品缺陷责任的规定
  5. 金融债务风险及其法律保护

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股权转让未支付款项的诉讼时效
  2. 离婚财产分割协议的法律含义
  3. 具有中断诉讼时效行为的情形
  4. 涉外离婚中的财产纠纷的处理
  5. 房屋面积差价的诉讼时效问题
  6. 贷款担保人被起诉了算失信吗
  7. 交通事故赔偿金民事起诉状范文指导
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