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16 更新时间:2023-08-29
1. 报案人应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并附带单位的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注明提供时间和与原件相同),并加盖单位印章,经办人签字(捺指纹)。非法人代表报案需携带法人代表授权书和个人工作证件。
2. 提供涉案人的照片、证件、通讯号码、地址、体貌特征等相关材料。
3. 提供报案人及其他协助人的联系电话,以便随时联系。尽量同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非紧急情况下不得委托他人代理报案,被害人或经办人应如实提供证言。如果同一事实已由人民法院受理,请提供法院受理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应说明来源,并由受害单位加盖公章或受害提供人签名。书面报案材料应详细说明案发时间、地点,以及对犯罪嫌疑人的了解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1条规定,报案、控告、举报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接受口头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记录笔录,并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10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应接受报案、控告、举报。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案件,应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犯罪人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1. 在受理案件时,报案人首先向经侦部门的接警民警说明来意,填写《报案表》,接受接警民警的询问,如实说明相关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
2. 接警民警会将案情及时录入警用信息管理系统,并制作《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将系统自动生成的《报案回执》交给报案人。
3. 经侦部门在接受刑事案件后,会尽快进行立案审查工作,一般在7个工作日内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对于疑难、重大经济犯罪案件,可延长30至60个工作日决定是否立案,但需报经相关领导批准。办案单位应向报案人解释延长审查期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