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探微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强制法 > 行政强制执行法律知识

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探微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3-08-25

 
307679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意义

引言

自20世纪下半叶开始,信息公开化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向,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建立了相应的法律制度。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信息公开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不容乐观,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特别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性信息的公开尤为突出。

隐私权保护的意义

公民的隐私权和公众的知情权一样,都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没有公众的知情权,公众不能监督政府,民主政治不能存在;没有公民的隐私权,公民失去自由,民主政治同样不能存在。如何在政府信息公开中正确协调公民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关系,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公开、公平、公正地履行行政行为,已成为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

合法公开原则

合法公开原则是指行政行为应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则的拘束。政府机关只能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为履行其职权公开个人信息。

比例原则

比例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时要在公民的权利保护和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政府信息公开时必须有明确的、合法的和特定的使用目的,不得超出其使用的目的和范围。

区分处理原则

在政府信息中,可能既包含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同时也包含涉及到个人隐私。在此情形之下,应进行区分处理,对有关个人隐私的部分不予公开,其他部分加以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中隐私权保护的完善建议

制定并完善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明确隐私权在法律中的地位,制定《隐私权保护法》,确立隐私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如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例外。

强化执法人员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正当程序意识

政府及执法人员要正确对待人民群众赋予自己的权力,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正当程序意识,加强法律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为更好地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打下基础。

建立完善有效的事先程序监督和事后司法审查机制

制定明确监督的主体、内容和方式,建立独立的司法审查制度,对政府的公开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个人隐私权。
延伸阅读
  1. 财政部发布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工作通知
  2. 南昌市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流程
  3. 房屋征收决定的部分法规内容
  4. 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的法律程序
  5.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

行政强制法热门知识

  1. 购买经济适用房贷款所需材料清单
  2.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3. 从理论角度看行政听证程序的意义
  4. 扰乱单位秩序拘留程序
  5. 如何申请成为人民陪审员
  6. 滞纳金的法律性质
  7. 行政拘留: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