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1-01
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被告是孩子的母亲,作为女性,抚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相比之下,原告对孩子的照顾不如被告及其父母周到,甚至存在家庭暴力倾向。在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被告家庭更具备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健康身心发展和良好习惯形成的条件。
1. 被告对孩子疼爱有加、百般呵护,并且采取了正确的教育方式。被告及其父母希望将家庭破裂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尽量让孩子得到父爱和母爱。
2. 被告在广州市拥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并且有能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被告父母退休在家,有着丰富的爱心和经济支持,与孩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相比之下,原告无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条件。
3. 双方协议离婚后,孩子已经与被告父母生活,并且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稳定牢固的感情基础。相反,原告在孩子未与被告离婚前就对孩子不关心,缺乏父子感情的培养。
4. 被告父母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对孩子的关爱,能够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和经济支持。被告父母还写了承诺书,承诺暂时代为抚养孩子。这些因素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5. 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参加学习教育,逐渐适应了学校和同学的环境。如果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发展将极为不利。
1. 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已经就孩子的抚养问题进行了认真考虑和充分协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并未发生客观情况的变化,原告要求频繁变更抚养,将使孩子失去稳定的生活环境。因此,原告的诉讼请求是不适当的,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违背了法律对合法有效协议的保护。
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具体意见第16条的规定,只有符合严格的情形,才可以变更子女抚养关系。被告并不符合上述规定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因为被告有能力全心全意照顾孩子。因此,原告的要求没有法律依据。
原告要求变更抚养的理由是被告未按照离婚协议的约定行事,然而,原告对离婚协议的解释歪曲了其本意,并且没有任何合理依据。离婚协议中只约定了孩子在户口所在地由女方监护抚养的情况,并没有约定孩子以后的抚养状态。因此,原告对离婚协议的解释是故意曲解。相反,被告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辛苦工作并经常回武汉看望孩子。被告向法庭证明了有疼爱孩子的外祖父母,并且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长与教育环境。与此相反,原告无法为孩子提供这些条件,其要求变更抚养的真实原因是为了不负担抚养费。
以上意见请法院采纳!
代理人:
20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