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0-02
节税的核心思想是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国税总局的通知,新申报表基本上建立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因此,为了减少税收风险,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应严格记录各项业务,避免不规范操作。
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兼营增值税或营业税应税项目适用不同税率时,应单独核算其销售额。对于混合销售业务,涉及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核算时应将收入分别计入“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并按税率筹划缴纳税金。
纳税人出口不同税率的商品或货物时,也应分别核算。核算不清的情况下,一律按照“低”适用税率计算。企业出口退税税种主要是增值税和消费税,退税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量。因此,企业应及时核算出口商品或货物的税率,以减少税收风险。
纳税人兼营免税或减税项目时,应单独核算免税或减税销售额。未单独核算的销售额将无法享受免税或减税优惠。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将免税或减税项目的收入单独核算,以确保享受税收优惠的机会。
根据税法规定,纳税人纳税年度内应计未计的扣除项目,不得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企业应及时计提这些扣除项目,以避免税收损失。
企业实际发生的财产损失,应在损失发生当年申报扣除。非正常损失必须经税务机关批准后才能在当年扣除。企业应及时收集证据,申报损失,以确保及时扣除。
对于符合条件的减免税款,大多数减免税都有期限。企业应及时申请减免税,并确保符合条件,以避免过期无法享受减免税的优惠。
纳税人未按规定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或者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代扣代缴、代收代缴有关资料,将面临罚款的风险。企业应按时履行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责任,以避免罚款。
企业应合理利用工资附加费的优惠政策,将所有员工的工资纳入计税工资核算,以最大程度减少税前可扣除的计税工资基数,提高工资附加费的计提数额。
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虽然会计上可以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但税法上只认可坏账准备。企业应及时计提坏账准备,以减少税收负担。
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灵活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以最大程度减少税收负担。企业应在应税所得额临界点上进行操作,以获得最大的税收优惠。
企业应预先计划和安排费用,以降低纳税支出。费用筹划可以包括预先安排业务方式或过程,充分计提各项费用及损失准备,以及取得合法的费用凭证。
企业可以通过向税法允许的范围进行捐赠,缩减应税所得,享受税收抵免或降低税率的好处,以减轻税负。企业应根据税法规定,合理运用捐赠筹划,以获得最大的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