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诉讼费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1
公司可能会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情况而使得公司面临解散的风险。公司解散可能是由于公司经营不下去了,强制性的解散,或者是由于股东召开股东大会决议决定解散的,或者是由于公司要进行合并或者分立的。接下来,就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解散诉讼费
根据公司解散的情况,需要交纳相应的诉讼费用。根据财产案件的金额或价额,诉讼费用按照以下标准累计交纳:
一、财产案件
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 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 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 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 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 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 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 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 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 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 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公司解散
公司解散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一般解散的原因、强制解散的原因和股东请求解散的原因。
一、一般解散的原因
一般解散的原因是指只要出现了解散公司的事由,公司即可解散。根据我国《公司法》规定,一般解散的原因包括:
- 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继续存在,而不必解散。如果有限责任公司经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或股份有限公司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公司可以继续存在。
- 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解散。
- 因公司合并或分立需要解散。
二、强制解散的原因
强制解散的原因是指由于某种情况的出现,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命令公司解散。根据公司法规定,强制解散公司的原因主要有:
- 主管机关决定。国有独资公司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作出解散的决定,该国有独资公司应即解散。
- 责令关闭。公司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被主管机关依法责令关闭的,应当解散。
- 被吊销营业执照。
三、请求解散的原因
根据新修订的公司法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在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并且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解决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