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合同是实践合同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订立 > 合同形式法律知识

有哪些合同是实践合同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8-01

 
292020

  合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数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维护彼此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义务。实践合同是合同的类型之一,那么这类合同一般包含哪些范围呢?许多人对此都不了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哪些合同是实践合同

  一般认为保管合同、定金合同、质押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实践合同。

  (一)定金合同

  定金合同是合同当事人在订立主合同时,为了保证主合同的履行,签订从合同约定一方当事人预先支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货币,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的一种担保合同。在定金合同中,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定金合同属于从合同、要式合同、实践合同。同时,定金合同具有定金罚则的效力。

  (二)保管合同

  保管合同又称寄托合同、寄存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将物交付他方保管的合同。保管物品的一方称为保管人,或者称为受寄人,其所保管的物品称为保管物,或者称为寄托物,交付物品保管的一方称为寄存人,或者称为寄托人。

  保管合同始自于罗马法。罗马法把寄托分为通常寄托与变例寄托。通常寄托是指受寄人应于合同期满后将受托保管的原物返还寄托人,而变例寄托是指受寄人得返还同种类、品质、数量之物,包括金钱寄托、讼争物寄托及危难寄托。前苏联民法不称寄托而称保管,其第422条规定:“依照保管合同,一方应当保管另一方交给他的财产,并完好地返还该财产。”

  (三)借用合同

  1、借用合同又称“使用借贷合同”,是出借人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出借物无偿交给借用人使用,借用人在一定期限内或使用完毕后返还原物给出借人的合同。借用合同的显著特点是无偿性、互助性、返还性。借用关系主要发生在朋友及熟人之间。  借用合同与借款合同虽同属借取,但区别在于标的物性质的不同,借款的对象是货币,借用的对象是物品,借款合同的借款人所借取的是借款本身的抽象价值,而借用合同的借用人所借取的是借用物本身的使用价值,一个是无形的价值,一个是有形的价值。借用合同与赠与合同虽同属无偿,但区别在于对标的物转移性质的不同,赠与是变更标的物的所有权,不再返还原主;而借用是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使用、收益权,而不改变所有权,借用到期后,借用物要返还原主。借用合同与租赁合同虽同属借物但区别在于是否有偿使用,租赁是有偿使用,借用是无偿使用。

  2、借用合同应属实践合同,只有实际借用后出借人与借用人间才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借用合同自出借人将借用物提供给借用人后生效。出借人在借用物出借前可以撤销借用  ,出借人在借用物出借中可以停止借用。

  (四)民间借贷(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借贷关系)

  民间借贷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同时又是一种法律现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法律特征:

  1、民间借贷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借贷双方通过签订书面借贷协议或达成口头协议形成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债权债务关系是中国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关系一旦形成便受法律的保护。

  2、民间借贷是出借人和借款人的合约行为。借贷双方是否形成借贷关系以及借贷数额、借贷标的、借贷期限等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书面或口头协议。只要协议内容合法,都是允许的,受到法律的保护。

  3、民间借贷关系成立的前提是借贷物的实际支付。借贷双方间是否形成借贷关系,除对借款标的、数额、偿还期限等内容意思表示一致外,还要求出借人将货币或其他有价证券交付给借款人,这样借贷关系才算正式成立。

  4、民间借贷的标的物必须是属于出借人个人所有或拥有支配权的财产。不属于出借人或出借人没有支配权的财产形成的借贷关系无效,不受法律的保护。

  5、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是否有偿由借贷双方约定。只有事先在书面或口头协议中约定有偿的,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还本时支付利息。民间借贷法律特征民间借贷不仅是一种法律现象,同时又是一种经济法律现象。

  因此,对于实践合同的内容都知道了吧,本文也为大家介绍了四个实践合同,对于不清楚的人就要多做了解,才能在实际中能有帮助,毕竟实践合同与我们也是息息相关,因此很重要。

延伸阅读
  1. 私人借款要不回怎么样办
  2. 如果学校有校企合作公司,学生能自主实习吗
  3. 房产证抵押贷款怎么查
  4. 赠与合同是承诺性合同还是算实践性合同
  5. 区域代理商和加盟商签合同可以不盖公司的章吗

合同订立热门知识

  1. 出口合同签字的注意事项
  2. 格式合同的定义和称谓
  3. 电子合同中要约的撤回
  4. 商家口头承诺是否有法律效力
  5. 离职承诺书有法律效力吗
  6. 假如中介口头承诺给介绍费,但是不给介绍费怎么办
  7. 劳动者承诺放弃缴纳社保,违反法律规定无效
合同订立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网店代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2. 互联网平台运营合作合同范本
  3. 国际技术合作协议范本
  4. 机票合作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