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17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自然人犯抽逃出资罪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的罚金。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单位犯抽逃出资罪的,将被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将被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并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根据《公司法》第二百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公司登记机关将责令改正,并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抽逃出资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即故意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对于由于某种过失造成虚假出资的,不应视为犯罪处理。例如,非货币出资的评估出现误差造成的虚假出资等。货币以外的财产价值不能自我表现,且经常在变动中,某些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本身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评估误差难以避免。只要不是故意的,就不能追究其刑事责任。
通过以上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抽逃出资行为只有构成犯罪后才能受到刑事处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不仅自然人可以构成该罪,单位也有可能构成该罪。自然人构成抽逃出资罪时,根据法律规定将被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七以下的罚金。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