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23
一、名义股东滥用法人的有限责任,实际出资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
在公司股东滥用法定代表人的有限责任这一情况下,实际出资者并无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然而,如果公司股东滥用了公司作为法人所享有的独立地位以及股东应负的有限责任来躲避债务,并由此导致公司债权人的权益遭受严重侵害,那么这些股东将被责令承担连带责任,即对公司的债务承担共同的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实际出资人和名义股东之间存在着身份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主动确立方的实际股东地位。
但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名义股东仍有可能被判令承担股东的责任。
至于究竟哪一位股东应该为债权人负责,则应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的那一方股东为主体,由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名义股东处分股权是有权处分吗
在此种情况下,名义股东对股权的转让实质上构成了无权处分行为。
尽管如此,无权转让合同仍具有法律效力,只不过在法定情形下,作为所有者的原权利人有权追回股权。
如果受让人为善意第三方,并且已依法办理完成相关变更登记手续,那么依照规定,该受让人即获得了股权的所有权。
三、民法典中债权人能否同时起诉公司和股东
针对民事法律对债权人能否在同一案件中同时起诉公司及股东这一事项尚未作出明确规定。
依据相关法律条款,若公司的股东存在利用职务之便实施有损于债权人权益行为的,则应对该公司所负债务负担起相应的连带责任。
作为以获取盈利为目的的经企业形式运营的主体,公司在发展进程中时常会积累各类负债。
一旦公司未能按照约定时间履行债务偿还义务,债权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公司清偿债务。
以上是关于名义股东滥用法人的有限责任,实际出资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手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