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股东转让股权先分配有哪些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股权转让法律知识

法人股东转让股权先分配有哪些规定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27

 
28030
一个公司的法人拥有一定的股权是很正常的情况,在股权上可以进行转让。不过我们就要弄清楚在进行分配上有哪些规定,这就需要我们有清楚的了解,大家可以从本文中进行详细了解。对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法人股东转让股权先分配有哪些规定

在进行股权转让时,由于公司注册资本没有发生变化,因此不需要进行验资。但是,在进行股权转让时,需要拟写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并由转让方和受让方签字确认,并前往工商管理机构办理股权转让登记手续。

1、营业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转让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2]191号)第二条规定,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因此,股权转让不需要缴纳营业税。

2、印花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1]155号)第十条规定,“产权转移书据”税目中“财产所有权”转移书据的征税范围是指经政府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动产、不动产的所有权转移所立的书据,以及企业股权转让所立的书据。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税目税率表中的规定,产权转移书据由立据人按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贴花。因此,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双方立据人均需要按照合同所载金额的万分之五进行贴花。

3、土地增值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以转让股权名义转让房地产行为征收土地增值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0]687号)的规定,如果股权转让的主要资产是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那么应按照土地增值税的规定进行征税。

4、企业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都属于收入总额。其中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和其他收入。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企业所得税法所称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因此,根据以上规定,股权转让应被视为转让财产所得,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延伸阅读
  1. 股权转让协议
  2. 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要求
  3. 股权转让款的责任承担
  4. 股权转让协议
  5. 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股权质押需经其他股东同意吗
  2. 土地开发股权转让的合法性
  3. 企业实收资本与注册资本的区别
  4. 股权转让协议
  5. 关于在建工程完工后转为固定资产核算的问题
  6. 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主要有:
  7. 股权转让协议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出资不实股权转让范本
  2. 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协议书范本(官方版)
  3. 工商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4. 关于股权转让的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