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3-03-10
近年来,人们对城管提出了对于“文明执法”的要求。然而,在拆迁现场出现的城管是否能够遵守“文明执法”的原则,拆迁户深有体会。拆迁工作涉及多个行政机关的参与,其中城管直接参与拆迁工作是一种常见的违规行为。
城管全称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城市管理执法。城管的主要职责是贯彻实施国家和本地区有关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从城管的职责范围来看,城管主要负责治理和维护城市管理秩序,并不具备征地拆迁的主体资格。
城管部门经常参与征地拆迁工作的原因有两个。首先,行政机关内部的工作分配非常复杂,征收方除了负责征地拆迁之外,还有其他许多工作需要处理。由于征收方负责人有限,被征收人却众多,征收方无法逐一与每个人谈判补偿事宜,因此通常会指派城管部门实施具体的拆迁工作。其次,城管部门参与拆迁工作可以推卸责任。拆迁最终需要签订安置补偿协议,如果这份协议由城管签字,一旦发生纠纷,被拆迁人无法根据协议追究拆迁方的责任,也无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种情况下,被拆迁人只能撤销协议并重新谈判补偿,但通常情况下,协议签订后房屋很快就被拆除,被拆迁人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时,房屋已经不存在,因此维权的难度和胜算都会受到影响。
城管部门在征地拆迁过程中的参与,对于某些地方的征收方来说是一种高效的方式。软弱型的被拆迁人更容易在城管实施拆迁工作时妥协签字,从而更快地完成签约。然而,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四条的规定,有资格实施拆迁工作的是市县级人民政府,乡镇政府甚至城管部门都没有主体资格,因此城管直接参与拆迁工作是违法的。
在此,拆迁律师提醒被拆迁人,如果遇到城管直接组织实施拆迁工作,可以直接拒绝,因为城管部门并没有征收主体资格。征地拆迁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平时应该多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当遇到违法行为时,要勇于说不,切勿被行政机关侵害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