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3-09-23
初次劳动能力鉴定是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申请的时间应当是工伤职工的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或者是已经痊愈。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是只看企业与员工是否构成劳动合同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和是否符合工伤的条件。农民工也是企业员工,也与企业有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因此,农民工也适用工伤赔偿。
工伤事故发生后,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如果单位不报,受害员工可以在事故发生一年内向劳动部门申报工伤。一旦被认定为工伤,劳动力鉴定委员会将进行伤残鉴定或劳动能力鉴定。
工伤鉴定申请需要提供以下证件:
如果职工本人无法申请工伤认定,由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提出申请,则还应同时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
如果满足以下情形之一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还应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
工伤鉴定的主要目的是确认伤害和伤残等级是否由工作原因造成。其次,用人单位根据工伤鉴定结果按照相应标准进行赔偿。工伤发生后,一般由用人单位申请工伤鉴定,而工伤鉴定的费用通常由申请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