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2-12-29
工伤和劳动鉴定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劳动能力鉴定可以先进行,然后再进行司法鉴定。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先进行工伤鉴定再进行司法鉴定是合理的。
根据规定,工伤应当进行工伤伤残鉴定,而工伤鉴定不能作为工伤赔偿的依据。工伤伤残鉴定的依据是《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而司法伤残鉴定的依据是《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工伤必须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否则无法确定工伤的赔偿标准。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劳动者因工伤而导致的劳动能力减损程度的过程,是工伤赔偿的重要依据。
工伤鉴定后的赔偿标准是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进行,而司法鉴定的赔偿标准是按照司法标准进行。鉴定级别可能不同,导致赔偿金额也不一样。
一级伤残的鉴定标准包括: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等。
二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三级工伤鉴定标准包括: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者等。
综上所述,工伤和劳动鉴定的先后顺序一般是先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然后再进行司法鉴定。工伤鉴定和司法鉴定有不同的作用和标准,因此先确定劳动能力,再进行司法鉴定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