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2-11-22
根据工伤认定的规定,员工在确认为工伤后,可以根据治疗情况申请工伤伤残鉴定。如果伤情稳定且治疗已终结,可以立即申请伤残鉴定。根据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均有权申请伤残鉴定。
申请工伤鉴定时,申请人需要前往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然而,在申请伤残鉴定之前,必须先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只有被认定为工伤的员工才有资格进行工伤伤残认定。
申请工伤认定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劳动保障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将在六十天内作出《工伤认定书》,并通知单位和职工或其亲属。持有《工伤认定书》的职工可以申请工伤伤残鉴定并享受工伤待遇。
进行伤残鉴定时,一般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申请工伤鉴定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但各地的收费标准不同,大部分地区工伤残鉴定费用约为350元。通常情况下,工伤鉴定费由劳动部门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然而,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受伤职工进行伤残鉴定,则由用人单位承担费用。如果是因病或非工伤导致的残疾进行鉴定,则鉴定费用由申请人承担。
一般情况下,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残鉴定)后,最迟在申请之日起60天内可以收到鉴定结果。然而,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可能需要延后30天才能获得鉴定结果。因此,在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最晚应在90天内获得鉴定结果。
在我国处理工伤事故的程序中,即使劳动者仍在住院,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只要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也可以申请工伤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