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在工棚内病亡的算工伤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2-15
导读:下班后在工棚内病亡的是否算工伤是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伤认定标准来确定的。生活中因工受伤的,一定要申请工伤认定,没有经过工伤认定的或者不认定为工伤的情况下,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此时是需要及时的保护自己的权益的。
下班后在工棚内病亡是否构成工伤
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伤害事故、患职业病、因公外出受伤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上下班途中遭受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在工作场所内履行工作职责时遭受暴力等意外伤害,都应被认定为工伤。工伤的赔偿标准应根据具体工伤鉴定标准确定,通常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工伤的认定条件
根据相关规定,以下情形应被认定为工伤: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 在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时受到事故伤害;
-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 患有职业病;
-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 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应被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对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为“上下班途中”的情形,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些情形包括:
- 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 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 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 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要判断下班回家发生的事故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 事故发生在上下班途中,不能存在绕路或在其他事务后返回家的情况;
- 受伤人员承担非主要责任,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中载明受伤人承担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不承担责任;
- 受伤是由交通事故或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引起的。
办理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单位和个人申请工伤鉴定时需提供以下材料:
- 工伤认定申请表;
- 受伤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
- 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 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以及初次治疗病历复印件。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要求补齐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予受理。
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内容
工伤认定决定书应包括以下事项:
- 用人单位全称;
- 职工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身份证号码;
- 受伤害部位、事故时间和诊断时间或职业病名称、受伤害经过和核实情况、医疗救治的基本情况和诊断结论;
- 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的依据;
- 不服认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部门和时限;
- 作出认定工伤或视同工伤决定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职工下班后发生意外死亡不能被认定为工伤,因为申请工伤有严格的条件,必须满足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的三个要素。但也存在特殊情况,比如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车祸死亡且非主要责任在自己身上,这种情况可以被视为工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