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减资规则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资产管理 > 公司减资法律知识

公司减资规则论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26

 
27482

公司资本的增减变动:商业现实与利益冲突

公司资本的增减变动是公司资本运营中常见的情况。减资和增资分别代表公司的紧缩和扩张,这两者都是公司不可避免的商业现实。与增资相比,减资引发的利益冲突更为激烈,涉及到控股股东、小股东和外部债权人之间的利益。根据英美公司法和公司财务原理,减资被视为“公司重组或公司根本性结构变化”项目下的子问题,减资规则归结为公司资本维持原则下的子规则。公司进行减资是商业需求的结果;债权人面对减资会引发安全关注;股东试图减资是为了实现资本退出或变现;立法者在设计减资规则时需要考虑如何平衡公司参与人之间的利益。本文将从减资的内涵解读开始,基于利益衡量,比较减资规则的立法模式,进而审视我国公司法的减资规则,并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一、减资的内涵解读与利益衡量

“减资”减去的是什么?“减资”和“增资”涉及到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关于“资本”是什么的问题,而“资本”的内涵多样性必然导致“减资”的多样性。不同的公司资本制度模式下,“减资”的内涵是不同的。在法定资本制度模式下,“减资”减少的是注册资本,无论公司法是否设定分期缴纳制度。在授权资本制度模式下,“减资”有多重指向:首先,“减资”减少的是授权资本。严格来说,“授权资本”并不是“资本”,而只是一个授权下的额度;其次,“减资”减少的是发行股本,这种减资形式是法定资本制度所没有的,而是授权资本制度或折衷授权资本制度的特点;最后,“减资”减少的是待缴股本,对股东而言,相当于免除了尚未履行的出资义务,对公司债权人而言,相应地减少了公司的偿债能力,这将引发债权人保障程序,债权人可能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减资”减去的是什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问:减少的是公司资产吗?减少的是公司信用吗?减少的是公司的偿债能力吗?这个问题往往是对上述法律层面减资内涵理解的延伸。这个问题往往涉及到减资的类型划分,即实质减资和形式减资。根据公司净资产流出与否的划分,减资可以分为实质减资和形式减资。在实质减资中,公司的净资产从公司流向股东。而在形式减资中,仅导致公司注册资本减少,而不会导致公司净资产的流动。如果我们将“资产”,特别是“净资产”,与公司的信用和偿债能力联系起来,那么实质减资必然导致净资产的减少,相应地,公司的信用和偿债能力将减弱。实质减资违背了债权人优先清偿的原则,换句话说,通过实质减资,公司资产首先流向股东,而不是优先满足债权人的要求。韩国的李*松教授认为,“实质减资等于股东优先于债权人回收所投入的资本”。在设计减资规则时,一个重要的权衡因素是减资行为本身是否会损害外部债权人的利益。根据累积的商业实践,我们得知减资并不一定意味着债权人利益受损。例如,减资后的公司仍然拥有强大的现金流,或者得到银行的强力支持,或者董事会坚称公司仍具备偿债能力,并以审计报告为证。在这种情况下,法律可以相信公司的信用和偿债能力并没有减弱,无需给予债权人高成本的保障。形式减资不会导致公司资产流出,而是旨在实现公司资产与公司资本的真实匹配。形式减资通常发生在亏损企业上,其目的是使公司的章程规定的资本与净资产水平接近。通过减资,亏损企业有可能分配盈余。形式减资只是一种“纸面交易”,它消除了公司资产负债表两端科目的等比例减少,不会导致公司净资产的减少。如果公司的净资产保持不变且财务状况回归真实,那么认为形式减资会导致公司信用或偿债能力减弱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公司资产管理热门知识

  1. 企业注册资金要求
  2. 转让公司股权怎么规定
  3. 无偿转让股权债务如何承担
  4. 病假扣薪标准
  5. 补办结婚证需要双方都去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6. 办了婚礼没领结婚证受法律保护吗
  7. 结婚证丢了有什么影响,法律如何规定
公司资产管理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2. 有限公司修改章程范本
  3. 股权买卖协议范本
  4. 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协议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