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10-04
公司解散可以分为自行解散、强制解散、司法解散和因合并或者分立而解散四种情况。
自行解散是指公司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或者通过股东大会或股东会决议或全体股东同意解散的情况下,自愿解散公司。
强制解散是指公司非出于自愿而被迫解散的情况。
司法解散是指当公司的目的和行为违反法律、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或者公司经营出现显著困难、重大损害或董事、股东之间出现僵局时,根据股东的申请,法院可以裁定解散公司。
因合并或者分立而解散是指根据公司并购法或其他法律规定,多个公司合并为一个新的公司,或者多个公司合并为其中一个公司的一部分,被合并的公司消失,新合并的公司或存续的公司承受消失公司的全部权利和义务。
公司破产是指当公司严重亏损,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务人也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
公司清算是公司终止的必经程序,主要包括破产清算和非破产清算。
破产清算按照破产清算的程序进行,由法院指定破产管理人负责清理公司财产,偿还债务。
非破产清算由股东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组在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后15日内成立,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公告60日,30日内申报债权,并进行登记清偿。清算期限没有明确限制,根据情况确定。
企业清算开始之日为企业经营期限届满之日、企业审批机关批准企业解散之日或人民法院判决或仲裁机构裁决终止企业合同之日。企业清算期限不得超过180日,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清算期限,清算委员会可以在距清算期限届满的15日前向企业审批机关申请延长清算期限,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90日。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当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公司财产在未清偿前,不得分配给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