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法律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的变更形式 > 公司合并法律知识

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法律问题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3-08-28

 
274413
导读:购买股权中的法律问题:现阶段,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进行并购是较为可行的办法,因为这种方式不牵涉公司存亡及职工安置等问题,涉及的法律关系及存在的障碍较少。资产收购中的法律问题:资产收购中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收购资产时不收购负债或者说不收购“定时炸弹”。合并中的法律问题。

公司发展难免会遇到需要进行收购兼并的时候,此时一连串的法律问题就来了。如果应对不好的话,就会让收购兼并计划拖很长的时间。这就需要我们先了解一些关于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法律问题。下面,请跟随手心小编一起探讨一下吧。

这四个阶段是相互衔接的,但是并不一定是并购所全部必备的,而上市公司的并购则会典型的表现出这样的过程,所以从上市公司的案例来说明会更具有典型意义。

(1)控股达到50%以上;

(2)即使没有控股达到50%,也可以成为第一大股东;

(3)不是第一大股东,但控制了最多的投票权;

比如说对于一个国有企业实施股权重组,而国有企业实际上不属于公司法名下的公司,不真正拥有股权,对它的并购有两种方式。一是增资,使它变成股份有限公司,然后通过占据51%以上的股份以实现控股的目的;二是通过受让原有的股份来控制多数的股权达到并购的目的。

工厂:工厂是一个行业的概念,是从事生产的单位,没有法人财产权,也没有股权的概念;

企业: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的概念,它是和事业单位等相对应的;

公司:公司是企业的组织形式,凡是公司则必然是企业,但是企业不一定采用公司的形式,所以企业不一定是公司,如国有企业,它们适用的法律也是不同的;

法人:法人是一个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法人不是人,而是一个组织机构,所以并购时就要考虑法人和非法人的区别,搞清楚到底什么是主体。如果并购的是一个有限公司,就是其股东方出让其拥有的股权,而这一出让行为并不是通过一个公开的市场进行的,本质上还是一个协议转让的概念;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是公司中的最高形态,它首先一定是股份公司,对于上市公司的并购来说,其并购形式有 :

(1)特点:

A、从交易方的主体来看,它是属于双方私下的处理,即是通过双方协商的方式;

B、从交易的方式来说,是通过签订协议转让;

C、从定价上来说,是按净资产的上浮确定交易价格的,它没有市场价格。

所以对于目前的股权分置公司来说,其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是具有不同的价格,前者有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而后者只有净资产作为依据。因而对于持有大量非流通股的大股东来说,获得利益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发再融资,这样才能增加净资产,而增发的话,二级市场的价格一定会下跌,从而必然会遭到流通股股东的反对,这样两种股东间的矛盾又必然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也就导致了目前股权分置改革的必然性。

(2)形式:

A、国家股划拨:国家股无偿转让给另一个国有股股东,即是在同一个出资人之间。

B、国家股持股权的划拨:其特点是经财政部门批准,在国有股的框架内转让,受让方无须支付代价。

C、国家股或法人股有偿转让:在同是国有股股东间以一定的价格转让国有股或者法人股,股权有偿协议转让的特点是重组力度大,有助于突破行业、部门、地区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并伴随着大股东更换、董事会和经理层改组等,往往使公司经营和主营业务大幅度调整,甚至改变公司名称等。

D、股权的委托管理:先以股权托管之名,行股权转让之实,以确保资产重组的进行,并最终实现股权转让。

E、间接控股权转让:即通过受让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方式,达到间接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的一种收购方式。

(1)特点:

A、这是一种非常市场化的收购方式,只要出具一个具有吸引力的价格,就可以收购到想要的股份,所以容易实施对一个公司的控制,这也是公司并购的最高形态。

B、这种形式中的价格就是市场的价格,是各方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个预期。

C、而在这样的并购中管理层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对未来并购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D、在收购的股份达到30%时,必须向所有的股东发出强制性的收购要约,其收购价格对于非流通股的定价是基于净资产,而对于流通股,一是半年里的最高价格,二是一个月里平均价格的90%,然后所有股东决定是否出售骑拥有的股份。

E、在收购后一个股东的持股达到所有股份的75%时,就要退市,即私有化。

(1)股份的“回购”:股份公司向原有股东购买公司股份;

(2)股份公司的“分立”:一个股份公司分为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公司;

(3)股份公司的“吸收合并”:即所谓的换股,一家公司的股东用其持有的股票换取另一公司的股票从而达到合并的目的。

如果收购是善意收购,如国有股权的划拨或者转让,原有的控制权力的交接是有默契的,当然这是有补偿的。然而如果是敌意收购的话,就会存在一个权力重组和反重组的斗争。这个斗争是并购最终完满完成的关键所在,因为在这之后还有资产的重组和再融资的安排。

1、以章程设置权力重组障碍的法律问题;

2、大股东提议召开或自行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问题。持有不同比例股票的股东拥有不同的权力,如拥有5%股份的股东拥有在股东大会上的提案权;拥有10%股份的股东拥有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权力,如果董事会没有回应其主张,那么该股东就拥有自行召开股东大会的权力,而且费用由公司承担。

3、目标公司董事会善良管理义务的规定。对收购方来说是希望收购速战速决,而这一过程中,目标公司原有管理层依然握有权力,有可能采取对公司不利的措施,如贱卖资产、对外担保等。为了防止管理层故意损害公司利益,就规定董事会的善良管理义务,不能损害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

看完上文后,相信你已经知道上市公司收购兼并的相关内容了吧。希望小编整理的文章,能够帮助你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要是你在收购兼并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随时来电咨询我们手心的在线律师。

延伸阅读
  1.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所需时间
  2. 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是并购重组概念吗
  3. 私募基金:对非公开交易的股权资产进行投资
  4. 民营企业并购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有哪些法律风险
  5. 并购基金可以中途注入吗

公司的变更形式热门知识

  1. 公司注销如何清理往来
  2. 海南e登记怎么注销公司
  3. 怎样从网上消除工商登记注销公司
  4. 公司解散员工分流补偿都有什么呢
  5. 法院公司解散流程是怎样的
  6. 总公司应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什么责任
  7. 公司分立能把土地分出去吗
公司的变更形式知识导航

公司法纠纷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合伙清算纠纷
  3. 公司破产纠纷
  4. 新三板交易纠纷
  5. 融资纠纷
  6. 公司设立纠纷
  7. 股权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