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3-07-02
1、变更方式不同。
股权收购需要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股东变动的变更手续,而部分资产收购则不需要办理工商变更手续。如果收购的资产是不动产,需要到房产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当然,如果是收购目标公司的全部资产,被收购企业需要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2、承担债务不同。
股权收购完成后,股东按照股权比例承担相应比例的债务,而资产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的原有债务仍由其承担。
3、税收不同。
股权转让后,股东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资产转让后,目标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营业税等。
4、受影响的第三方不同。
股权收购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目标企业的其他股东,而资产收购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享有该资产权利的人,如担保人、抵押人、商标权人、专利权人等。资产的转让需要得到相关权利人的同意。
资产收购是一种并购形式,其程序和流程大致如下:
1、制定公司发展规划。
2、确定并购目标企业。
3、搜集信息,初步沟通,了解目标企业意向。
4、谈判确定基本原则,签订意向协议。
5、递交立项报告。
6、上报公司。
7、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待得到同意的批复后进入第二阶段。
1、尽职调查。
2、尽职调查报告报公司。
3、审计、评估。
4、确定成交价。
5、上报项目建议书。
6、签署并购协议书及附属文件。
7、董事会决策程序。
完成上述步骤后进入第三阶段。
1、资金注入。
2、办理手续。
3、产权交接。
4、变更登记。
通过资产收购,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形式实现对外扩张,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在资产收购过程中,也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调查研究。一方面要评估目标公司是否具有被收购的价值,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是否容易获取,以及自身需要投入多少资金,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例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