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10-19
根据2014年3月1日新《公司法》的正式实施,公司注册资本的实缴验资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行。
在公司注册登记时,不再需要进行资金的实缴验资。根据改革后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也不需要提交验资报告。取而代之的是,公司股东(发起人)可以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并将其记载于公司章程。
认缴制度意味着企业在申请注册登记时,可以拟定并承诺注册资金的金额,而不一定需要实际缴纳到企业银行账户。然而,如果实际未缴纳足额的话,仍然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1. 设立验资:新成立公司,在公司名称确定后,需要去银行开设验资户,并将注册资金存入后,才需要前往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缴验资。
2. 变更验资:公司成立一段时间后,决定增资时,需要去银行开设一般户,并将增资款存入后,由注册会计师对申请变更登记的注册资本变更情况进行实缴验资。
验资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法律的要求,接受委托,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对被审验单位的注册资本的实收或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
实缴验资适用于以下情况:
1. 被审验单位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设立(开业)登记。
2. 出资者分期缴纳注册资本。
3. 企业新设合并、分立,或企业改制时以部分资产进行重组,通过吸收其他股东的投资或转让部分股权设立新的企业,新设立的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设立登记。
4. 被审验单位出资者(包括原出资者和新出资者)新股入资本,增加实收资本(股本)。
5. 被审验单位将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转为实收资本(股本)。
6. 出资者将其对被审验单位的债权转为股权。
7. 被审验单位因合并增加实收资本(股本)。
8. 被审验单位因吸收合并、派生分立、注销股份等减少实收资本(股本)。
9. 被审验单位整体改制,包括由非公司制改为公司制企业、内外资企业互转。
综上所述,自从2014年国家新规实施以后,创业者在公司注册资金和实缴验资方面可以暂时不用担心。然而,由于国家政策落实需要时间,不同地区的实施情况可能存在差异。此外,新规下易出现空壳公司,因此提供验资报告可以增加公司竞争力和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