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原则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原则是什么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1-28

 
271901
导读:1、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2、卫生行政部门移交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3、法院首次委托鉴定的,由医疗机构缴付。4、对首次鉴定不服,再次申请鉴定的,由申请再次鉴定人缴付。

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的支付原则

1. 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鉴定

双方当事人协商预先缴纳鉴定费。

2. 卫生行政部门移交鉴定

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当事人预先缴纳鉴定费。

3. 医疗机构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

医疗机构支付移交医学会进行鉴定的费用。

4. 法院首次委托鉴定

医疗机构缴付鉴定费用。

5. 再次申请鉴定

申请再次鉴定人缴付鉴定费用。

6. 鉴定结果判断

如果鉴定结果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医疗机构支付;如果鉴定结果不属于医疗事故,鉴定费用由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当事人支付。

医疗事故鉴定的内容

根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由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由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于疑难、复杂且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可以请中华医学会组织鉴定。一般情况下,再次鉴定即为最终鉴定。

鉴定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医疗行为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等级等。

鉴定组会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以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责任程度分为四级,分别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任。鉴定结论中的责任认定直接关系到赔偿项目、范围和数额的最终确定。

医疗事故等级分为四级十二等,其中包括一级甲、乙等医疗事故;二级甲、乙、丙、丁等医疗事故;三级甲、乙、丙、丁、戊等医疗事故;四级医疗事故。对于伤残患者,医疗事故等级与伤残等级相对应。在司法实践中,事故等级与赔偿数额之间并不存在正比关系。

申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当事人需要支付相应的鉴定费用。虽然法律没有规定医疗事故鉴定可以免费进行,但具体的收费标准会因鉴定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情况下,医疗机构会承担鉴定费用。

延伸阅读
  1. 医疗事故鉴定的原则
  2. 正确认识《条例》和《民法通则》的关系
  3.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4. 处理医疗纠纷的基本原则
  5. 医疗纠纷投诉处理基本原则有哪些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费用问题
  2. 耳聋职业病鉴定后是否可办理残疾证?
  3.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5. 法院是否有权强制要求进行医疗事故鉴定
  6. 医疗纠纷解决程序
  7. 公民申请法医鉴定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