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3-02-15
不真正连带责任是指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责任形态。其具体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这种情况指的是多个独立的侵权行为因偶然竞合而导致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当多人独立进行侵权行为,导致同一受害人遭受损失,但这些行为并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时,各侵权行为人对该损失负有全部责任。例如,乙非法占有甲的轿车,丙又对轿车造成损害,乙和丙分别对甲承担不真正连带责任。
这种情况指的是一方未履行债务而另一方进行侵权行为,导致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产生。例如,甲将物品交给乙保管,乙在保管过程中未尽到保管义务,导致物品被丙盗窃。乙对甲承担违约责任,而丙对甲承担侵权责任,从而产生不真正连带责任。
这种情况指的是在合同关系中,因损害赔偿债务和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债务同时存在而导致的不真正连带责任。例如,甲向保险公司投保了轿车,乙在使用过程中不慎将轿车损坏。保险公司基于保险合同对甲承担赔偿损失的债务,而乙因侵权行为也对甲承担赔偿损失的债务,从而产生不真正连带责任。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发生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不真正连带责任中的各个债务发生原因不同,导致产生多个不同的法律关系,这些原因和法律关系之间相互独立,互不依存。这里的不同法律关系既包括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如侵权和违约,也包括性质相同但来源不同的法律关系,如多个独立合同的违约或者多个行为性质不同的侵权行为导致的损害。
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原因是偶然联系在一起的,事先并无共同的约定或意思联络,不存在共同的过失。这与基于同一原因的连带责任,如共同侵权责任,存在主观目的上的一致性是明显不同的。例如,在上述案例中,蒋某与王某在主观上完全没有共同的目的,他们与陈某之间的法律关系完全是独立的。
因此,不真正连带责任通常体现在多个侵权行为或存在未履行债务的行为,以及违约与侵权行为同时发生等情况。由于不是真正的连带责任,具体责任由实施行为的当事人承担,这也是公平维护合法利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