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0-29
合同违约金低于涨幅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适当增加过低违约金的数额。违约金的金额应限制在实际遭受的损失范围内,但不能超过违约方所造成的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实际造成的损失,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适当减少。
合同违约损害赔偿是交换关系的反映。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一方违约后应赔偿对方遭受的全部损失。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损失。
合同违约损害赔偿包括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的损失。预期利益的损失指的是当事人在合同正常实现情况下可获得的利益。在计算预期利益损失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计算预期利益时应以合同订立的时间为基准。
预期利益的损失应以在合同履行前可以预见的期待利益为上限。
预期利益应根据合同中的明确约定或违约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的损失进行计算。此外,还需考虑违约方的主观恶意程度以及守约方因对方违约获得的合法合理利益。
因此,合同违约金约定过低时可以进行适当调整。一方存在违约行为时,应赔偿对方因违约行为造成的全部损失,其中包括实际损失和预期利益的损失。实际损失相对容易判断,而预期利益的损失需要考虑时间点、损失的最高额和预期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