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合同诉讼期限的法律规定是多久?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纠纷 > 合同诉讼法律知识

民事合同诉讼期限的法律规定是多久?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2-31

 
268016
导读:民事合同诉讼期限为三年,一般是从当事人的权利受损之日或者应当知道自己受损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超过二十年不向法院起诉的,那么法院将不会再受理自己的案件,这都是有法律规定的。

一、民事合同诉讼时效及保护期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则按照其规定执行。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起始日是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然而,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除非存在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二、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1. 协商

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是指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和合同约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自行解决纠纷。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以解决合同纠纷。

2. 调解

调解是指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纠纷双方当事人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接受第三者的说明劝导,互相谅解和让步,达成和解协议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

3. 仲裁

仲裁,又称公断,是指根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或双方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由第三者根据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方式。

4. 诉讼

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后,解决争议的方式有四种,即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调解、仲裁和诉讼。其中,仲裁方法因其灵活、简便、快捷和低成本的特点,深受当事人的欢迎。

综上所述,当合同纠纷无法通过协商解决时,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然而,在起诉时必须注意诉讼时效的规定。一般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只要在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找到相关证据并提起诉讼,就能保障自己的胜诉权利,这是法律所规定的。

延伸阅读
  1. 多年前的欠款能要回吗
  2. 不良资产债务诉讼时效确认方法
  3. 如果把逾期的钱还了抵押合同还有效吗
  4. 违约状态下的诉讼时效
  5. 法院判决不当得利之债,请问应该是几年

合同纠纷热门知识

  1.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2. 卖房违约的申请强制执行程序
  3. 一房多租的处理方式及法律依据
  4. 装修公司工程延期责任及赔偿
  5. 违约金分类及定义
  6.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风险提示
  7. 逾期交货违约金的计算与赔偿损失
合同纠纷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